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伊万·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分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动物学习定律,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B.F.斯金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研制出斯金纳箱,成为操作式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将经典条件反射理
![动物实验中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影响因素 动物实验中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影响因素]()
论广泛应用于研究认知行为。奖励性条件反射理论在上运用广泛,但至今对其所涉及到的一些实验因素无明确比较和研究,西南医科大学杨玉洁等利用实验室研制的国内首台奖励性操作式条件反射检测分析处理系统,探讨不同颜色光刺激、不同刺激时长和昼/夜训练三种实验因素对大鼠奖赏性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为规范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方法学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奖励性条件反射中,红、黄、蓝光刺激所起到的奖励预测作用相似。同样的灯光刺激时,刺激时间的长短对其学习成绩有影响,适当延长灯光刺激时间有利于大鼠条件反射的形成。昼/夜训练对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的获得无影响。
课题设计、基金申请、文章润色、实验外包 基尔顿生物 服务电话:4009631028